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新闻动态

我校辅导员胡涛喜获“2011辽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”

经学校推荐,全省范围内网络投票,专家评审,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辅导员胡涛同志被评为“2011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”。全省共评出10位辅导员年度人物和20位提名奖获奖人选。

“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”


—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辅导员胡涛同志事迹材料

个人简介:

胡涛,男,中共党员,讲师,1978年1月生,2002年7月毕业后被留校任辅导员工作,现任鞍山师范学院数学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分团委书记,同时担任2009级、2010级、2011级(共765人)辅导员。

曾获荣誉:

2003年——2011年连续8年被评为“校优秀辅导员”

2004年——2011连续4次被评为“校优秀共产党员”

2009年——2011年连续3年被评为“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”

2008年——2011年连续4年被评为“校优秀团干部标兵”

2003年10月被评为“校防非典工作先进个人”

2006年5月被评为“校十佳青年教师”

2007年10月被评为“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”

2008年1月被评为“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”

2008年4月被评为“鞍山市优秀团干部”

2009年2月被评为“鞍山市全团宣传调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”

2009年3月被评为“校辅导员谈心活动先进个人”

2011年2月被评为“鞍山市大中专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”

2011年9月被评为“校社团工作先进个人”

先进事迹:

在10年的辅导员工作当中,他始终坚持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学生一切,为了一切学生”的工作理念,发挥热情、细心、耐心、务实、高效的工作作风,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。

在10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中,他深深地体会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以心育心、以德育德、以人格育人格、以智慧育智慧的艰苦而崇高的精神劳动。其艰苦在于劳心、劳力、劳智慧,其崇高在于育人、树德、铸灵魂。胡涛老师正是凭借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、同事和学生的尊重与信赖,诠释了辅导员 “辅之心灵、导之言行”的深刻含义。

一、深入了解学生,做学生的贴心人

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“心灵导师”,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,必须做到与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,必须给予学生 “大爱”。

从新生报到开始,胡涛老师就抓住一切机会了解学生:通过填写学生个人信息登记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;通过查看特困证明熟悉贫困生的困难情况;通过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;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;通过参加学生活动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;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。对学生的闪光点他记在心上,适时拿来鼓励学生。有耕耘就有收获,学生们愿意把心事向他诉说,从家庭的贫困到恋爱的烦恼,从学习的压力到就业的困惑。无论工作多忙,胡涛老师总要挤出时间认真倾听,从学生角度感受他们的心境,从成年人的角度分析问题,最终让学生自己作出满意的决定。这些关爱学生的细微小事为学生送去了温暖,加深了师生感情,促进了师生交流。每到节假日胡涛老师都能接到很多的电话和短信祝福,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,更是学生们可以信赖的朋友。

胡涛老师爱自己的学生,认真帮助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。该系08.4班有一名学生,因为家庭贫困产生了过多的心理压力与自卑感,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,他知道后给她耐心细致的跟踪疏导帮助,经过多次交流谈话这名学生的思想开始慢慢发生转变,并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所处的境况。在谈话中,当他得知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,他立即拿出300元钱送给学生,同时给学生介绍了2份家教,帮助他重新获得自信。如今,这名同学已成为班级学生干部,并多次被评为“校优秀团员”,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二、热爱本职,无私奉献

人们常说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,而胡涛老师是深深的爱上辅导员这一行,更责无旁贷的要干好这一行。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,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绩!    

胡涛老师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,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他深爱的学生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他经常深入晚自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,深入课堂查看学生的听课状态,深入早操查看学生的上操情况。

学生每每发生意外等事件,他总是第一个到场,有时不分昼夜的处理事务。2010年暑假的一天深夜,数学系的一名男生意外坠楼摔伤,得到消息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市中心医院,和救护车同时到达,当时学生伤势非常严重,他和当时陪同来的一名学生把受伤学生送到抢救室,整个暑假他几乎没有休息,先后去医院30多次。经过40多天的抢救与治疗学生康复出院。这名男生是一名特困学生,家住本溪桓仁县一偏远农村,为了缓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,胡涛老师积极联系学校和系里,为其争取困难补助和助学金。胡涛老师还特别关心这名学生的就业情况,经常为其联系用人单位,今年7月这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,现工作在大连爱丽丝公司,月薪3000余元。

三、加强班集体建设,注重培养学生干部

由于数学系学生人数多,事务繁杂,胡涛老师平时的工作非常忙碌。在这种情况下,加强班集体建设,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。因为学生干部无论是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,还是在加强班集体建设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胡涛老师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、组织上的凝聚作用、道德上的表率作用、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。所以在每年选拔学生干部前,他都分别与每个准备竞选的同学进行谈话,了解其学习情况及干部经历,并鼓励其参加学生干部竞选大会。同时他采用先试用后任用的方法,给干部一个月试用期进行考察,考察合格再任用。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他给予悉心指导,热心扶持、大胆使用,班委成员分工负责、定期考核、优用劣汰,使其有压力、有动力、有战斗力,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前沿阵地的生力军。

在2010年6月,他所带的数学系05.6班被教育部、团中央评为“全国优秀班集体”。2010年5月,数学系06.7班被评为“鞍山市红旗团支部”。

四、创新教育载体,促进学生就业

社会转型时期对学生思想工作采取“生搬硬灌”的方式无法取得良好效果。胡涛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多样化的教育载体,在学生择业就业方面给与了学生更多的帮助。

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紧紧围绕“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与创业,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”这条主线,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,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,在寒暑假经常带领学生到农村和基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例如他所组织开展的“大手牵小手——走进华育中学”活动、“学生党员服务社区活动”、“做一天环卫工人——走进先进模范人物”活动等,使学生们深受教育。此外,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、院系社团活动。2011年,在全校社团工作评估中,数学系名列第一,被授予“鞍山师范学院社团工作标杆单位”; 在辽宁省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,数学系团委被评为“辽宁省优秀组织工作奖”;同时数学系团委在2009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被评为“鞍山市红旗团委”;数学系的就业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“校就业工作优胜单位”。

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,胡涛老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充分调研,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帮助学生确定就业目标和方向,论证成立了学生“教师教育方向”、“公务员、选聘生考试方向”、 “研究生考试方向”“校企合作IT人才方向”学习小组,并在教室按目标方向划分座次以便学生交流学习;分区域开辟专栏,及时发表各类招考就业信息,实现资源共享;各个学习小组经常邀请专家、有经验的老师、学长做专题讲座,帮助同学们解疑答惑,实现了对学生的目标化管理,为学生毕业即就业打下基础。

在2011年,数学系数学专业有18人考取东北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;有12人考取鞍山市公安局、丹东市国税局等单位的公务员;有33名学生考取各地的学校教师编制;有16人分别与东软、中软国际、北京达内等软件公司签约;特别是在2011年9月辽宁省村官选拔考试中,全校有26人考上村官,其中数学系考取8人,占全校总考取人数的31%。

五、理论学习与科研并重,不断提升业务水平

学习才是硬道理。一名政治辅导员只有不断学习、与时俱进,才能与学生共进步、共发展,给学生以发展性辅导。

胡涛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和水平,以一名优秀辅导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,他在2008年9月参加了省委高校工委、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骨干辅导员培训,系统地学习了辅导员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,提高了学生管理的专业化水平;2011年4月他更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第一期“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级研修班”为期一个月的学习,并以优异成绩结业。

此外,胡涛老师非常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科学研究。在2010年和2011年他参与省科研立项1项,并已结项;主持校科研立项两项,其中1项结项;发表省级论文3篇;所撰写的论文曾获“辽宁省高校优秀思想工作论文三等奖”;撰文申报的“立足专业特色,培养创新人才—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”被评为“辽宁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”; 2011年9月他的博文获“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博文三等奖”。这些研究完善了他的知识体系,提高了为学生服务的本领。

正如胡涛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:我非常热爱辅导员工作,特别是在我生活、学习了十年的数学系从事我所喜爱的辅导员工作,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。正是这种爱的力量,使得辛勤耕耘的他收获了累累硕果。辅导员工作有苦有乐,他愿做爱的播种者,用“心”做好每项工作,甘于奉献,勇于创新,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!